您的位置:銀行 保險 / 汽車 / 房產 / P2P > 9月股票私募業績回升,最新市場研判來了

9月股票私募業績回升,最新市場研判來了

2023-10-11 09:22? 來源:中國證券報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約需要 分鐘的時間

來源:中國證券報

9月份國內股票私募業績回升。

據第三方機構最新監測數據,在9月A股震蕩的市況中,國內股票策略私募機構意外迎來投資業績的溫和復蘇。不過,多家頭部百億私募等知名私募機構今年以來的業績表現依然“拉胯”。而從行情展望角度看,當前股票私募機構對于10月A股行情依然保持期待。

今年以來虧損幅度收窄

朝陽永續10月10日晚間最新發布的前9個月國內證券私募機構業績監測數據顯示,按照最新凈值計算(因信息披露合規等因素,私募凈值及業績監測數據滯后于公募產品),在該機構監測的總計3669家股票策略私募機構中,共計1605家機構在前9個月(前三季度)取得正收益,占比45.49%;3669家私募前9個月的平均收益率為-1.18%。此前,同樣由該第三方機構發布的行業監測數據顯示,國內股票策略私募機構前8個月平均虧損1.54%。

分規模來看,從不同規模的股票策略私募業績對比來看,朝陽永續數據顯示,在0億-5億元、5億-10億元、10億-20億元、20億-50億元、50億-100億元、100億元以上等六個股票私募機構組別中,50億元-100億元的私募機構前9個月的平均收益率排名第一,0億-5億元的私募機構排最后一位。

此外,對比百億級證券私募機構(含股票主觀多頭、債券、量化、FOF等各主流策略類型)的業績表現,前9個月不同頭部機構的投資情況依然劇烈分化。

僅以股票策略來看,業績排名前20位的百億私募以量化機構為主,如寬德投資、穩博投資等,其中前期表現出彩的老牌百億私募景林資產,9月的業績出現顯著回撤。此外,在業績墊底的方陣中,少數派投資、源峰基金以及由李蓓掌舵的半夏投資,前9個月的虧損幅度依然達10%左右。2021年前以“進攻犀利”著稱的正圓投資、磐耀資產、林園投資等百億私募和“準百億私募”,今年以來均出現“業績翻車”。

10月投資信心止跌回升

另據本周一私募排排網發布的中國私募基金經理A股投資信心指數月報顯示,2023年10月,私募基金經理A股信心指數為122.40點,比9月上漲0.78點,表明私募管理人對10月A股行情的信心出現溫和回升。同時,該指數也是自9月明顯回落之后出現的止跌回升。

中國私募基金經理A股信心指數

10月投資信心止跌回升

圖片來源:私募排排網

從現階段股票私募機構的平均倉位來看,截至2023年9月底,股票主觀多頭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倉位為80%,較2023年8月底上漲3個百分點。

對于10月份的A股行情,目前有7%的私募基金經理持“極度樂觀態度”,比上月增加逾2個百分點;另外有45%的基金經理持“樂觀態度”,43%的基金經理保持中性觀點,5%的基金經理持“悲觀態度”。

在10月份的倉位增減計劃上,有5%的私募基金經理打算在10月大幅增倉,比上月升逾2個百分點。21%的基金經理打算增倉,較上月有所下降;74%的基金經理打算在10月份維持倉位不變,比上月增加14.95個百分點;此外,10月份打算減倉或大幅減倉的基金經理比例均為0??傮w而言,在對10月份的預期上,股票私募機構的基金經理總體以持“樂觀”和“中性”態度居多,倉位管理計劃則以維持不變為主。

策略展望依然偏向積極

值得注意的是,從國慶假期結束、A股重新開市之后的多家一線私募機構最新策略研判來看,目前私募業內對于市場大勢的研判整體偏向積極。有私募機構特別強調,展望第四季度,A股仍然有望迎來“吃飯行情”。

世誠投資總經理陳家琳表示,該機構明確看好A股市場整體在四季度的修復行情機會。支撐該機構樂觀觀點的因素,包括外部影響的式微、宏觀經濟內生動力的增強和悲觀情緒的逐步反轉。例如,近期全球討論較多的美債收益率震蕩攀升,可能已經充分反映美國通脹的壓力和進一步的加息;人民幣匯率前期小幅回調之后,目前已經接近“新均衡”;外資資金流動仍有望逐步改善;第四季度,經濟的內生動力預計也將繼續增強。

由此,陳家琳認為,在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消化之后,A股市場有望迎來較好的表現。特別是前期負面預期因素被充分消化,或者邊際影響趨弱甚至轉向時,市場行情的反轉預計將不期而至。

丹羿投資基金經理朱亮表示,“過去3個月,國內大宗商品和債券市場對經濟復蘇的反映,都比股票市場更加樂觀。而當前股票較低的估值,實際上已經反映了投資者對經濟增長的悲觀預期。對于全球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等因素,投資者往往過度放大了其對市場的短期影響?!皻v史上也經常發生三根大陽線改變投資者態度的事情,如果經濟復蘇信號更明確些,或者持續更久一些,市場悲觀預期就會修正?!敝炝练Q。

朱亮表示,就當前的策略應對而言,需要更多關注市場的結構性機會。一是持續在海外市場取得進步和突破的中國優勢產業,如汽車零部件、機械等;二是儀器、醫療設備、高端耗材等;三是新技術、新消費;四是傳統行業中“供小于求”的領域。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

閱讀了該文章的用戶還閱讀了

熱門關鍵詞

為您推薦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報
漲停
要聞
產業
國內
國際
專題
美股
港股
外匯
期貨
黃金
公募
私募
理財
信托
排行
融資
創業
動態
觀點
保險
汽車
房產
P2P
投稿專欄
課堂
熱點
視頻
戰略

欄目導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學股
名家
財經
區塊鏈
網站地圖

財經365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經365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魯ICP備17012268號-3 Copyright 財經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門基礎知識財經365版權所有 證券投資咨詢許可證號為:ZX0036 站長統計

欧美性爱一区二区,欧美性爱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性爱怡红院,欧美性爱淫淫网,欧美性爱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