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1810.HK)于北京時間 2023年 11月 20日晚的港股盤后發布了 2023 年第三季度財報(截止2023年9月),要點如下:
1.整體業績:收入中規中矩,毛利率再超預期。小米集團本季度總營收709億元,同比增長0.6%,基本符合市場預期(705億元)。公司收入在本季度止跌回升,主要受IoT業務和互聯網服務收入增長的拉動。小米集團本季度毛利率22.7%,同比上升6.1pct,超市場預期(21.5%)。毛利率提升,主要受益于本季度手機及IoT等硬件毛利率提升的拉動;
2.手機業務:存貨去化顯成效,毛利率再創新高。本季度小米智能手機業務實現營收416億元,同比下滑2%,符合市場預期(412億元)。小米全球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2.5%,而本季度手機出貨均價996元,同比下滑5.8%。手機毛利率再創新高,達到16.6%,主要得益于產品組合升級和境外存貨減值準備減少的帶動;
3.IoT業務:再次增長的硬件端。本季度小米 IoT 業務實現營收207億元,同比增長8.5%,符合市場預期(204億元)。雖然本季度以電視為主的主要IoT業務有所下滑,但平板、掃地機器人等業務的出貨帶動了IoT業務的增長;
4.互聯網服務:海外收入達到3成。本季度小米互聯網服務業務實現營收78億元,同比增長9.7%,略超市場預期(75億元)?;ヂ摼W業務的季度收入和毛利率繼續能穩定在70億和70%以上。海豚君測算小米本季度國內用戶的 ARPU 值35.92元(同比下滑5.4%);而海外用戶的 ARPU 值 4.88元(同比上升21.3%)。隨著占據3/4用戶規模的海外市場用戶變現能力提升,公司未來海外互聯網業務占比有望繼續提升。
整體來看,小米本次財報還是不錯的。營收達到了市場預期,利潤更是明顯超市場預期。而本季度利潤的超預期,主要來自于手機業務毛利率的超預期表現。
如果說核心數據的表現,只是稍稍超了預期,那小米本次最大的亮點在于存貨。本季度小米的存貨再次回落了20億左右。存貨周轉天數下降至63.7天,近11個季度的最低水位。結合小米的存貨表現看,小米已經渡過了困難的時候,公司的業績也有望逐季向好。
由于本季度公司在汽車等創新業務上投入約有17億元,若不考慮該影響,小米原有業務本季度實現業績將在60億以上。這意味著,小米已經“殺”回來了。
“收入企穩回升+利潤大幅增加+存貨持續下降”,這么一份財報無疑會給投資者帶來信心。但不容忽視的是,公司的股價近期已經上漲了30%+。這其中已經包含了一部分的業績好轉預期。
結合小米股價對公司業績的估值(考慮稅收的影響后),在本次上漲后已經達到17倍左右,原有業務估值端繼續上漲的空間相對有限。而另一方面,汽車業務也不能一蹴而就。即使能做到小鵬/蔚來的體量,千億人民幣的估值對小米總市值的影響也僅有20%-30%左右。
在細看本次小米財報后,海豚君調整了觀點:認為財報業績的亮眼會給股價帶來短期支撐。而如果沒有業績或者汽車業務的更超預期表現,當前股價的上行空間相對有限。
以下是詳細分析
一、整體業績:收入中規中矩,毛利率再超預期
1.1 收入端
小米集團2023年第三季度總營收709億元,同比增加0.6%,基本符合市場預期(705億元)。公司本季度的收入增長,主要來自于IoT業務和互聯網服務的帶動。手機業務雖然本季度仍下滑了2%,但跌幅明顯收窄。
在本季度小米集團的各主要業務中,智能手機、IoT 和互聯網服務的收入占比分別為58.7%、29.2% 和10.9%。手機業務,仍然是小米集團的最大收入來源。
1.2 毛利率
小米集團2023年第三季度毛利率22.7%,同比上升6.1pct,超市場預期(21.5%)。
由于小米硬件端收入占比達到近9成,所以小米公司的毛利率主要受硬件端產品的影響。毛利率的環比提升,主要得益于手機和IoT硬件毛利率的雙雙提升。硬件毛利率仍低于整體毛利率,軟件毛利率繼續維持在70%以上。
二、手機業務:存貨去化顯成效,毛利率再創新高
2023年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機業務實現營收416億元,同比下滑2%。公司手機業務在本季度的下滑主要是出貨均價下滑所致,小米手機本季度出貨量的增速已經回正。
海豚君將小米的智能手機業務進行量價分拆:
量:2023年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4180萬臺,同比增長4%。
小米本季度同比增長的100萬臺手機中,其中國內市場大約增長5萬臺左右,而海外市場也有約95萬臺的增長。在三季度的分市場看,小米在國內和海外的市占率均有所回升;
價:2023年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機出貨均價996元,同比下滑5.8%。
小米本季度手機均價的同比下滑,主要是相對低價的海外市場出貨占比提升,結構性拉低了公司手機的均價。
2023年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機業務毛利69億元,同比增加83.1%。在公司毛利中的占比43%。
本季度智能手機業務的毛利率16.6%,同比上升7.7pct。本季度公司手機業務毛利率的提升,主要來源于產品升級、海外市場存貨準備的減少以及核心零部件價格的下降。
三、IoT 業務:再次增長的硬件端
2023年第三季度小米 IoT 業務實現營收207億元,同比增長8.5%,基本符合市場預期(204億元)。IoT業務本季度的增長,主要是平板、掃地機器人等其他IoT業務增長帶來。
小米主要 IoT 產品主要涵蓋電視和筆記本,2023年第三季度主要IoT產品實現營收億50元,同比下滑13.8%。主要是由于受市場需求影響,智能電視出貨量減少。
2023年第三季度小米其他IoT產品實現營收157億元,同比增長18.2%,主要得益于平板、掃地機器人和智能大家電的增長帶動。智能大家電業務三季度同比增長11%,成長至30億元。
2023年第三季度小米 IoT 業務毛利36.9億元,同比增長43.4%。本季度 IoT 業務的毛利率17.8%,同比上升4.3pct。這是由于平板及中國大陸地區若干毛利率較高的生活消費品增長所致。
四、互聯網服務:海外收入達到3成
2023年第三季度小米互聯網服務業務實現營收78億元,同比增長9.7%,在公司總營收占比10.9%,略超市場預期(75億左右)。
具體來看互聯網服務各分項情況:
①廣告服務:是公司互聯網服務的最大組成部分。本季度小米廣告服務實現營收54億元,同比增長14.9%。在廣告業務精細化運營和高端智能手機用戶的增長基礎上,公司本季度境內和境外效果和品牌廣告均再次同比增長;
②游戲收入:繼續增長。本季度小米游戲收入11億元,同比增長10%。這是公司連續9個季度實現同比增長,這主要得益于公司新運營策略和對付費用戶的精細化管理;
③其他增值業務:本季度小米其他增值業務收入13億元,金融科技業務繼續收縮。
從小米和蘋果公司的增值業務表現來看,占據軟件入口的公司相對抗風險能力較強。公司的互聯網服務業務,本季度又創歷史新高。
海豚君將小米的互聯網服務業務進行量價分拆:
MIUI 用戶數:截止到2023年9月,MIUI 月活躍用戶數達到6.23億,同比增長10.5%,本季度MIUI用戶增速繼續回落,但用戶數仍維持著兩位數的擴張速度。
ARPU 值:綜合MIUI用戶數,測算單季度的ARPU值情況。本季度小米互聯網服務 ARPU 值為12.4元,同比下滑1%。本季度小米公司 ARPU 值下降的原因在于ARPU 值相對較低的海外用戶占比提升帶來結構性影響。
2023年第三季度小米互聯網服務業務毛利57.7億元,同比增長13.3%。本季度互聯網毛利率同比上升2.3pct,主要由于本季度公司的廣告業務占比提升所致。
相比于廣告行業的其他公司,坐擁終端入口的小米,互聯網業務持續在70%以上的高毛利率。流量存量競爭加劇時代,互聯網入口類流量賽道格局較好,有獨特優勢。
五、海外市場:下跌大幅收窄
2023年第三季度小米海外收入347億元,同比下降2.5%,收入占比48.9%。
其中海外互聯網收入,小米本季度仍實現了35.8%的增長。而公司本季度海外收入的下滑,主要來自于硬件業務。在本季度全球宏觀不穩定因素的環境下,直接影響了小米的手機和IoT產品的出口。由于小米手機本季度在海外市場(除中國以外)出貨量同比增加3%,因此小米海外業務的下滑主要是受海外手機均價下滑的影響
由于小米集團圍繞“硬件+軟件”模式的經營理念,雖然海外手機出現兩位數的下滑,而軟件端的海外用戶數仍保持增長的態勢(新增的購買量大于更換的量)。從 MIUI 用戶的分布來看,小米至本季度末已經擁有6.23億的MIUI用戶,其中有4.71億來自于海外市場。換句話說,雖然小米公司來自于中國大陸,但是現在海外用戶已經超過3/4.
由于海內外存在較大的用戶差異,而海外用戶的人均 ARPU 值遠低于國內用戶,那么占比更高的海外用戶結構性拉低了公司的 ARPU 值水平。本季度小米互聯網服務 ARPU 值為 12.45元,同比下滑1%。其原因主要①海外用戶的增長,②國內 ARPU 值的下滑。
海豚君測算,小米本季度國內用戶的 ARPU 值35.92元,同比下滑5.4%;而本季度海外用戶的 ARPU 值 4.88元,同比增長21.3%。
六、費用及業績情況:利潤節節高
2023年第三季度小米三項費用合計110.7億元,同比增加8.4 %。公司本季度費用端的增加,主要是對研發費用和管理費用。
①研發費用:本季度49.7億元,同比增長22%,占營收的7%。研發費用不斷走高,主要來自于智能汽車等創新業務相關的研發開支增加所致。本季度智能汽車等創新費用達到17億元;
②銷售費用:本季度47.4億元,同比下降3%,占營收的6.7%。在市場低迷的時候,本季度公司對銷售費用做了較大的削減。銷售費用的減少,對利潤端有所提振;
③管理費用:本季度13.7億元,同比增長8.8%,占營收的1.9%。行政開支有所提升,主要是因為行政人員薪酬及專業服務費用增加所致。
2023年第三季度經調整后的凈利潤60億元,超市場預期(48億元)。從公司經營性的角度看(除投資公允價值變動以外),公司本季度主要得益于手機業務毛利率的明顯提升,隨著硬件端毛利率走高至17%附近,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當前存貨去化后,公司業績端有望繼續向好。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