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市場加速出清,情緒步入極值區域
三季度經濟增速超市場預期,投資者對經濟數據的體感差異來源于價格因素,經濟預期有望在年末上修;特殊再融資債發行超預期,國內資金面短期承壓,未來仍有降準降息空間;美國經濟仍處于強現實、弱預期狀態,靜待長端利率走弱;A股投資者悲觀情緒已步入極值區域,積極因素正在積累,節奏依然至關重要,建議繼續遵循三階段策略逐步布局。
首先,經濟底再次被確認,三季度經濟數據超出市場預期,預計四季度繼續呈現改善趨勢,價格性因素導致當下經濟改善趨勢和投資者體感存在差異。其次,短期資金面偏緊,地方特殊再融資債發行節奏和規模明顯超預期,預計央行會加大投放應對資金壓力,短期仍有降準降息可能。再次,美債利率對行情仍有制約,短期美國部分經濟數據依然強勁,但景氣預期指標均開始走弱,年內美聯儲再次加息概率不大,靜待美債供需關系改善推動長端利率走弱。最后,市場出清速度加快,白馬及紅利低波的調整有望釋放場內資金。
國泰君安證券:階段性的底部正在形成,做好防守反擊的準備
股票市場快速風險釋放已接近歷史極致水平,有望推動國內金融條件的放松與活躍資本市場政策的出臺;其次,市場自身有望圍繞長期趨勢線反復爭奪,形成階段性的市場底部。做好防守反擊的準備,總體上我們維持“高度不高震蕩很長”的看法。
做好防守反擊的準備,重視出口鏈,看好高端制造凝聚新共識,底部反彈看金融。高度不高震蕩很長,投資不靠預期而靠交易;投資機會在風險特征適中、微觀交易結構好、預期分歧大的板塊,推薦三條主線:(1)高端制造:繼續看好高端裝備和材料題材股,前期調整充分、成交擁擠度合理、外資持倉低,微觀結構占優;國內制造業庫存接近底部,后續中美共振補庫及國產替代的新需求將拉動部分行業景氣率先回升;華為為代表的國產替代方向迎來產品訂單密集催化,是最易凝聚共識的領域,推薦軍工/機械/汽車/電子。(2)大金融:政策釋放積極信號,市場活躍資本市場政策預期下底部逐步逆向布局券商銀行。(3)紅利策略:高分紅央國企仍是穩健投資者為數不多的選擇,推薦公用事業/運營商/高速公路。
中金公司:季報高峰期關注基本面改善領域
最近一周在國內外因素綜合影響下市場延續調整,前期強勢板塊也出現補跌現象,背后原因有可能有幾個方面:1)海外環境仍承壓,全球地緣局勢沖突加劇,美債利率繼續走高;2)投資者情緒較長時間偏弱背景下,對積極信號的邊際變化反應偏淡,對風險及不利因素關注偏高。歷史經驗顯示投資者對積極因素反應偏弱、績優藍籌及強勢板塊的補跌往往是市場下跌行情末期的非理性現象,四季度市場仍有階段性及結構性機會。
行業建議:溫和復蘇環境下關注基本面先行改善行業。建議關注三條配置思路:1)受益于地產政策邊際變化、基本面修復空間和彈性比較大的地產鏈相關行業;2)與國內宏觀關聯度不高、股息率高且具備優質現金流的領域,尤其是受益“一帶一路”和“國企估值重塑”等的油氣和電信央企;3)順應新技術、新趨勢且存在產業催化的科技成長細分領域。
海通證券:貴州茅臺大跌預示市場底即將到來
公募基金前三十大重倉股的PE中位數回落至22倍,處于歷史低位。借鑒歷史,基金重倉股貴州茅臺的放量跳空下跌或反映部分有絕對收益要求的資金可能出于風控止損的考量被動賣出,一定程度上反映著市場極端情緒的釋放,因此可以作為市場底部信號的參考。
基本面回暖背景下,借鑒歷史規律,四季度到明年初市場或有機會,重視金融、科技、消費醫藥。當前大金融板塊估值均處在歷史低位,低估低配的大金融板塊有望迎來修復機遇。政策和技術驅動有望推動科技成長行情展開??萍季唧w細分方向上,建議關注政策發力的數字基建。全球半導體周期回升疊加華為產業鏈向上突破,我國硬科技制造有望受益以及技術變革的AI應用。
安信證券:“愛在深秋”,A股四季度大概率迎來一輪反彈
依然維持:四季度A股將從“最后一跌”走向“愛在深秋”,大概率在四季度迎來一輪反彈,轉機并未消失。結構上,四季度在成長和價值之間反復,市場底向上的過程我們傾向于成長將更占優一些。
值得高度重視的是經過年初至今的跟蹤觀察,當前市場賺錢的投資策略就四種方法:1、科技股就看美股映射(小盤成長,例如減肥藥、AI);2、制造業就看產業全球競爭力(大盤成長的出海邏輯,例如客車,叉車、汽車零部件,白電,礦產、紡服);3、消費股在第四時代就看消費的平替;4、高股息策略(大盤價值,能源)。
興業證券:決勝四季度,正在迎來布局時點
盡管近期市場仍在回調,但更多是受到美債利率上行、巴以沖突升級以及美國對華投資禁令等外圍因素的拖累,我們傾向于認為,后續隨著外圍的擾動逐漸消退、緩和,疊加國內基本面和盈利企穩回升、政策呵護加速落地、流動性逐步改善等積極信號進一步確認,當前市場來到了一個有中長期性價比的布局時點:首先,價格底、盈利底已陸續確認,四季度基本面有望繼續修復。其次,各項政策寬松舉措密集加碼,四季度包括降準降息等更進一步的寬松措施依然可期。與此同時,8月底以來各項資本市場呵護舉措已在推動資金面供需格局持續好轉,疊加近期中央匯金時隔8年再度增持四大行,有望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此外,四季度本身也是市場展望未來、對下一年的預期提前price in的窗口。
結構和風格上,參考歷史經驗,不管是“市場底”之后的底部反轉,還是四季度開啟的年末行情,景氣占優的方向都更有可能成為主線。與此同時四季度對藍籌價值也是一個較好的時間窗口。
廣發證券:當前市場到什么位置了?關注這些行業
周五A股收于年內低點,當前A股到什么位置了?我們在2019年初判斷當年1月份為A股熊市底部?;凇胺駱O泰來”方法論對當前A股的賠率進行定位,通過①資產聯動指標、②市場技術指標、③市場行為指標、④估值等四維度共計10大指標,發現A股已經非常接近2022年10月末的位置。國內政策底已夯實,美債利率在經濟韌性與債市供需影響下快速攀升,美債引發的潛在流動性沖擊影響不可忽視,海外risk off跡象初顯但尚未完全形成,美聯儲轉鴿派需等待,中美政策底共振反轉的大機遇仍在醞釀。
當前A股處于“①國內政策底右側+②經濟企穩趨勢有待進一步增強+③海外流動性壓力”的窗口期,A股“估值溝壑”大概率繼續收斂,低估值更為受益,短期擇優低估值【經濟低敏+美債低敏】的行業(成長)與因子(低估、紅利、小微盤),中期堅守杠鈴策略:1. 前期跑輸、低估值“經濟低敏+美債低敏”品種(創新藥、消費電子、汽車、船舶);2. 遠期科技奇點確定性——數字經濟AI+:半導體、光模塊、游戲;3. 永續經營確定性——高股息率&高自由現金流:煤炭、石油石化、電力。
申萬宏源證券:中短期問題集中反映后,更可以蟄伏等待機會
調整是中短期問題的集中反映。短期問題:全球地緣政治擾動,避險情緒升溫。中期問題:國內海外經濟展望充滿分歧,海外經濟2024年大概率弱于2023年;國內經濟2024年五個“前高后低”,也沒有明確的改善預期。僅依靠“經濟 + 政策”看長做短,A股可能就是震蕩市。中短期問題在股價中集中反映,長中短期性價比已改善,市場內在穩定性逐步恢復。這種時候,更要心平氣和,蟄伏等待一擊必中的機會。若沒有額外的重大宏觀變化,市場可能回到弱勢震蕩市中。我們依然關注,以中美經貿摩擦緩和為前提,四季度有一波有效反彈。
華安證券:市場延續筑底,溫和復蘇鏈及成長潛力方向仍是主線
展望后市,美債收益率短期內恐仍在高位震蕩,對風險偏好形成一定抑制,后續走勢的關鍵在于國內經濟基本面向好何時能夠逐步帶動市場信心回暖,而當前市場仍然需要更多數據以及托底政策支撐經濟復蘇斜率,因此短期內市場整體上依然將呈震蕩筑底格局。一是美聯儲“樂思見”美債收益率上行實質上推動貨幣緊縮,美債收益率恐繼續高位運行;二是三季度經濟向好但地產表現依然偏弱,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三是三季度經濟數據超預期導致穩增長政策必要性下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信心。短期看,經濟延續復蘇為A股提供基本面支撐,但A股反彈上行仍需要基本面持續向好或托底政策更有力的帶動信心回暖,或外部風險得到明顯緩釋。
地緣政治沖突雖然大概率不會外溢演化,但仍存在不確定性,預計短期內將為能源類行業和黃金避險帶來結構性支撐。但從四季度角度觀察,溫和復蘇鏈和成長潛力方向仍是主線,重點關注三條主線,分別包括:(1)溫和復蘇鏈條,其中之一是經濟邊際改善疊加催化下支撐增強的金融風格,保險、銀行、券商均可配置;(2)溫和復蘇鏈其中之二是預期改善且估值底部反彈的醫藥生物;(3)產業催化及政策支撐均存的成長潛力方向,其中以電子、通信配置為核心。
中原證券:未來股指預計將維持蓄勢震蕩格局
當前上證綜指與創業板指數的平均市盈率分別為12.04倍、32.43倍,處于近三年中位數以下水平,市場估值依然處于較低區域,適合中長期布局。兩市周五成交量7317億元,處于近三年日均成交量中位數區域下方。國內市場在經濟持續好轉的推動下,未來股指總體預計將維持蓄勢震蕩格局,同時仍需密切關注政策面、資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變化情況。建議投資者短線關注新能源、汽車以及金融等行業的投資機會。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