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周五跌破3000點,今日市場延續了上周下行趨勢,三大指數早盤低開后震蕩,午后市場持續走低,三大指數一度均跌超2%,隨后臨近尾盤小幅回升,但未能扭轉全天弱勢表現。
今日收盤上證指數下跌43.77點,跌幅為1.47%,深證成指下跌144.38點,跌幅為1.51%,創業板指盤中跌幅達2%,尾盤收至1.69%,均創年內新低,科創50指數則創下歷史新低。市場成交額7216.88億,呈縮量下跌特征。今日港股因重陽節休市,北上資金無交易。
申萬一級行業全部收跌,有色、電力設備、紡織服裝、傳媒、基礎化工等行業跌幅居前;二級行業方面,與衛星互聯網概念相關的航天裝備行業、養殖業、乘用車、保險等行業逆勢上漲。
那么,A股緣何持續下探?對于當前是應該“抄底”還是謹慎? 市場何時迎來“絕地反攻”?哪些投資機會可以關注?對此,中國基金報記者采訪了華夏、博時、創金合信、中歐、國泰、信達澳亞、中海、西部利得、摩根士丹利基金、銀河、同泰、金信、諾安、華商基金等10多家基金公司。
多家基金公司表示,多方面因素共振使得投資者信心不足,但是對于當前市場不必過度悲觀,前期市場調整也是風險釋放的過程,目前市場已經到達較低區間,后續進一步下跌的空間已經有限,長期來看A股市場配置價值較為突出,目前正是布局好時機。
多方面因素共振
使得投資者信心不足
對于A股市場持續下探,華夏基金表示,對于近期市場調整,主要是外部風險事件沖擊,帶來風險偏好的收縮。一方面,美債收益率快速攀升,且美國勞動力市場轉冷預期遲遲未兌現,市場對于“二次通脹”擔憂升溫;另一方面,巴以沖突大幅升級,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A股受壓制震蕩走低。
博時基金表示,近期,受美聯儲繼續收緊流動預期升溫的影響,10年期美債收益率持續攀升,一度逼近5%。作為全球無風險資產定價錨,10年期美債收益率的上升,使得全球各類資產承壓,對股市的壓制更為明顯。與此同時,國際地緣沖突風險升級,市場的避險情緒繼續上升。A股市場情緒本就脆弱、信心也略偏不足,在這些因素的綜合影響下,近期A股不斷回調,滬指再度失守3000點。
創金合信基金金融地產研究員胡致柏認為,三季度國內宏觀經濟表現不弱,市場對宏觀基本面的預期正在逐漸修復。盡管近期地方特殊再融資債的發行節奏和規模帶來了短期資金面偏緊的壓力,但市場流動性相對充裕,不必過分擔心。海外方面,美元利率高位持續,給權益市場帶來部分壓力,也不能完全解釋A股市場的回調。
當前市場下跌的原因已經很難用基本面來解釋,更多是市場在持續的調整中恐慌情緒積蓄,外資的不斷流出也給市場帶來了較大的承接壓力,下跌趨勢形成后,因缺乏外力扭轉導致市場信心持續轉弱,形成連續的負反饋給指數帶來連續回調的壓力。
信達澳亞基金表示,經過上周加速調整后,市場普遍期待周末有更多政策支持信號出現,但目前來看暫時有所落空,投資者信心不足使得資金仍維持凈流出態勢。
中?;鸨硎?,A股市場的回調主要還是受國內外宏觀數據的影響。一方面,十年期美債收益率持續在高位使得北上資金持續流出。另外一方面,國內公布的地產數據顯示國內地產投資仍然維持弱勢。雖然短期受國內外宏觀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投資者需要保持謹慎,但A股估值現在處在中長期的底部,投資性價比在不斷提高,投資者也不必太過悲觀。
西部利得基金表示,短期三季報業績形成擾動,中期需逐步明晰遠期增長預期。短期市場關注三季報業績情況,市場對上市公司競爭格局、收入增長彈性、盈利能力存在較大不確定,需要通過三季報來確認行業趨勢;中期來看,國內宏觀經濟三季度明顯企穩,從宏觀經濟到上市公司業績改善傳導路徑逐步開啟,市場將逐步明晰2024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長預期。從流動性環境來看,國內長債利率略有上行,國內流動性環境整體偏穩??;海外通脹環境持續性超預期,美債利率維持高位,對外部流動性環境形成制約。
國際關系變化、地緣政治沖突,產業結構升級和產業創新一波三折。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產業結構升級趨勢明顯,制造出口、AI產業創新、智能消費終端升級等產業趨勢逐步呈現,階段性地緣政治沖突和國際關系對產業趨勢短期形成一定影響,導致相關上市公司波動性加大。
摩根士丹利基金表示,近期市場持續下行,上周五上證指數跌破了3000點大關,對市場情緒沖擊較大,本周一市場延續弱勢,且跌幅有所加大。從基本面看,3季度GDP 增速超預期,累計實現5.2%的增長,全年完成5%的目標問題不大。今年7月份是經濟邊際走弱的主要階段,8月份以來經濟數據逐步改善,可以說國內經濟已經企穩。然而在經濟筑底企穩階段市場表現依然不佳,我們認為主要的影響因素在海外,影響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和估值水平。
上周美債利率快速上行,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突破5%,而美債對全球風險資產的影響較大。未來看,美債收益率難以持續大幅上行,美債受到兩方面的影響, 一是美債供給在加大,巨額的發行量導致美債持續下 行,截至目前美國10月份發行了近1.7萬億國債,較9月份明顯上升,這帶來了美債收益率的顯著下行;二是美國經濟韌性依然很強,大宗商品的上漲帶來通脹擔憂的加大,美國年內加息的風險仍未能解除。
另外地緣沖突升級帶來的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也是導致市場下跌的重要原因。上周地緣沖突出現了一些外溢風險,這使得投資者擔心局勢擴大,避險情緒升溫。
金信基金表示,多方面因素共振使得投資者信心不足。
第一,穩增長預期回落。10月18日統計局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三季度經濟出現明顯好轉。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9%,兩年復合增速4.4%,明顯高于二季度3.3%的復合增速。由于全年GDP增速目標為5%,四季度只需同比增長4.4%即可達到目標,對應的兩年平均增速只有3.6%,明顯低于今年三季度已實現的4.4%兩年平均增速。由于以房地產為代表的經濟內生動力仍然羸弱,市場擔心政策刺激力度滑坡進而導致經濟增長失速。
第二,資金面緊張。最近兩個月專項債及特殊再融資債相繼發行吸收大量流動性,匯率壓力導致央行外松內緊,兩因素疊加導致資金面偏緊。美債利率維持在高位,且由于通脹韌性,市場預期美債利率將在高位維持較長時間。受此影響十年美債利率一度突破5%,從而導致外資持續流出。
第三,近期,巴以沖突持續升級,地緣政治局勢不斷惡化。不少投資者擔心巴以沖突向長期化、擴大化的方向逐漸演變為中東戰爭,全球避險情緒升溫,美元指數高位震蕩,原油、黃金大幅上漲。
A股市場配置價值較為突出
隨著市場估值下降,再結合基本面、資金面、政策面等綜合分析,公募基金認為,A股市場正逐步顯現長期配置價值。
華夏基金認為,拋開短期不可控的風險因素,從分子端的盈利增長和分母端的流動性,以及資金面、估值來看,A股市場均已經處于底部區域。
分子端,當前國內經濟壓力最大的時刻已經過去,經濟持續回暖的態勢逐月鞏固。8月以來無論是高頻價格、生產數據還是月度的經濟金融數據均超預期改善,9月PMI重回擴張區間,出口和金融數據也繼續改善。分母端,國內和海外流動性邊際轉松共振。國內方面,貨幣政策預計仍將持續保持寬松,降準降息可期待,狹義流動性合理充裕有望持續。海外方面,當前美債收益率已經進入頂部區域,進一步大幅上行的概率和空間有限。
綜上,華夏基金直言對于市場不必過度悲觀,前期市場調整也是風險釋放的過程,目前市場已經到達較低區間,后續進一步下跌的空間已經有限,長期來看A股市場配置價值較為突出。
華商基金李健認為,近期的市場行情與前幾次相比,總歸有不一樣的地方,但一樣的是市場底部總少不了“這次不一樣”的聲音。正是這種聲音,給予了投資者從極度悲觀的市場情緒中收集高性價比籌碼的機會。
站在當前,金信基金認為近期一些列經濟數據例如通脹、出口、GDP增速均呈現底部氣溫回升特征,房地產銷售盡管恢復力度偏弱但仍然呈現環比改善趨勢。7月底的政治局會議表明管理層已經對經濟的主要矛盾有了充分的認知,政策力度不會突然減弱。當前市場情緒極度悲觀,投資者對經濟的實際改善視而不見,只愿相信利空因素和不利前景,從情緒上看底部特征明顯;從估值上看,目前主要指數也已經處于歷史底部。
綜合看,摩根士丹利基金也認為當前市場的疲弱更多是分母端的影響,即風險溢價上升帶來的市場估值下行。3季報后, A股市場的盈利底將更加明確,疊加市場風險偏好的回暖,我們認為不宜過度悲觀。
中?;鹜瑯訕酚^研判,雖然短期受國內外宏觀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投資者需要保持謹慎,但A股估值現在處在中長期的底部,投資性價比在不斷提高,投資者也不必太過悲觀。
同泰基金總經理馬俊生直言,“今天的市場跌破了長期的趨勢線,一般情況下市場跌破長期趨勢線,就意味著市場即將迎來反轉。以上種種原因交織在一起,我們認為市場可能隨時展開超跌反彈,不排除當前就是新牛市的起點?!?
往后看,銀河基金展望,盡管近期市場仍在回調,市場底部特征明顯,隨著外圍的擾動逐漸消退、緩和,疊加國內基本面和盈利企穩回升、有利于推動資金面供需格局持續好轉,期待基本面和盈利企穩回升、微觀資金供需逐步改善。
結合政策儲備、增長預期和產業升級方向,西部利得基金看好后續市場。首先我國具備充足的政策工具,7月中央政治局會就經濟穩增長給予了明確的政策支持,后續我們在財政和貨幣政策方向依然具備充足的政策空間;其次,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明顯企穩,2024年經濟增長預期將逐步明確,上市公司盈利路徑將逐步清晰;立足于大制造和大消費的產業結構升級,我國具備重要的成本優勢和消費市場優勢,有助于推動產業結構升級。
總體看,信達澳亞基金認為隨著市場連續快速調整,短期看有明顯超賣信號;而從基本面看,隨著我國逐步加速地方債務化解,經濟結構繼續轉型升級,疊加社會去庫存階段臨近尾聲,四季度有望迎來宏觀層面與企業層面的轉折點,故對后市無需過度悲觀。
“當前市場情緒已經處于谷底,且市場呈現加速趕底的走勢,情緒放大了指數的波動,市場進入非理性下跌階段,在政策底、經濟底均已顯現之后,市場底終將到來?!眲摻鸷闲呕鸾鹑诘禺a研究員胡致柏直言,當前位置,更多需要的是市場信心的修復,這一過程可能曲折,但市場出清后反彈就在不遠處。
博時基金則稱,經過前期的調整,當前A股的整體估值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以滬指為例,目前其市盈率分位點在過去十年的25%附近,具有不錯的性價比。并且,國內經濟修復態勢不斷被數據驗證中,貨幣政策和流動性都比較友好,可對A股中長期的表現更樂觀一些。
市場機會方面,中歐基金表示,今日市場熱點集中在5.5G、衛星導航等少數板塊,但隨著指數的持續回調,高位抱團方向或同樣存在著補跌風險??傮w而言,當前市場尚未出現明顯的止跌企穩信號,建議耐心等待短線情緒冰點后的修復機會。
看好順周期、科技、白馬
談及后市布局的標的,順周期、科技股、資源股等被看好。
“綜合海內外因素,我們預計大盤走勢繼續震蕩,啞鈴型策略依然是較佳選擇?!眹┗鹣嚓P人士表示,站在國內視角,基本面初步企穩,若疊加政策進一步發力帶來市場風險偏好的修復,初現底部反轉且能夠深度參與全球分工的行業成長行業有望受益,比如電子、醫藥、汽車、機械。但考慮到海外局勢的不確定性,以原油、黃金、銀行、保險作為底倉是與之對應的必須選擇。
諾安基金則認為,順周期、科技、白馬三階段策略依次布局。第一,可考慮布局直接受益于本輪穩增長政策的順周期行業,建議關注與城中村改造相關的物業管理、家居、消費建材及周期性行業;
第二、政策落地帶動市場情緒恢復之后,建議可考慮積極布局前期跌幅較大的科技行業,半導體、AI國產化、信創、新能源車和零部件、消費電子;
第三、隨著實體經濟進入穩態復蘇區間并且外資拋售進入尾聲后,外資重倉板塊或有望迎來業績和估值的雙重拐點,建議關注新能源、互聯網、消費和醫藥白馬。
諾安基金還表示,內需主要包括投資和消費。因此我們認為政策關注重點的促進消費恢復、地產平穩運行及發揮好基建對經濟的壓艙石作用等均也將會成為市場熱點政策主題。建議關注消費復蘇、地產、基礎設施等板塊。
而西部利得基金認為,展望后續,考慮產業趨勢和資金結構性特征,看好代表景氣成長產業趨勢的科技制造板塊、周期拐點的金融和農林牧漁以及代表穩健紅利的資源行業。
而金信基金表示,伴隨著市場預期逐漸反轉,我們看好醫藥、電子、汽車智能化等受益于周期向上或者擁有獨立產業趨勢的賽道。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