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困境行業的市值修復機會
核心觀點
美國消費板塊業績和股價修復經驗看,場景修復難易是區分業績受損程度和修復節奏的關鍵。復盤市值修復節奏,營收修復和市值修復差距短期或有搶跑,但長期大概率彌合,因此A+H股可以關注市值修復、市值修復落后業績和未來業績增長的三類機會;未來業績變化的節奏可參考消費場景修復難度。
業績修復看,消費場景修復難易是區分業績受損程度和修復節奏的關鍵:1)按照消費場景修復由難到易可分為:出行娛樂(航空|電影娛樂|酒店景區游輪)>商場購物(餐飲|服裝店|服裝|家電)>日用零售(日用品|飲料|酒類|超市)>疫情受益(線上|藥店|折扣店|家居店);2)美國經驗中,消費場景修復越難,疫情受損程度越大(相對19年水平:出行娛樂17%<商場購物66%<日用零售99%未受損<疫情受益116%逆勢增加),修復時間也越久(商場購物2個季度,出行娛樂8個季度),放開后的修復脈沖也越大;3)二次疫情沖擊(21Q1的Alpha和22Q1的Omicron),拖累了出行娛樂、商場購物、日用零售一個季度,而同期疫情受益板塊營收沖高。
對應股價修復看,拆分市值修復=營收修復+預期股價與實際基本面的差距后,長期短期2點發現:1)疫情期間預期-業績差整體和業績缺口/場景修復難度成正比,修復更難的商場購物和出行娛樂預期-業績差更大;2)疫情放松等因素下,預期-業績差走闊不到1季度,即短期市值搶跑提前約1個季度;后續股價回落或業績抬升彌合預期-業績差。
美歐日消費細分驗證上文場景差異和股價節奏結論:整體上業績修復主導市場表現,結構上酒店等出行表現更弱,節奏上放松后深度受損板塊市值搶跑領先業績。1)防疫放松后,消費板塊業績均有修復。其中服務消費彈性大,但大多未修復至疫情前;商品消費在“寬松+財政補貼”的背景下,業績基本修復,醫藥業績和股價一直很亮眼。2)美國消費業績修復強于歐日,差異源于財政補貼力度。3)股價看,19年至今的行業股價變化,主要取決于業績修復程度(參考19年水平),服務業和零售醫藥全面分化。4)放松前,市場買“預期修復”(服務)>“實際修復”(零售);放松后,市場買“實際修復”>“預期修復”。5)防疫放松前后,是“預期修復”類公司的獲利了結時點。
消費板塊龍頭看,業績和股價走勢與行業趨同但修復更快,具體行業間差異也驗證不同消費場景修復結論。具體看:1)行業集中下龍頭領先:航空和酒店行業出現了明顯的行業集中,龍頭修復好于行業,市場表現有所反應。2)服務VS商品:商品修復明顯好于服務,但其中需要注意,餐飲的修復和線下零售類似,而非和服務類似,同時各地區分化較大,可能有“可選VS必須”底層邏輯。3)線上VS線下:管控放松前,線上網購的業績和市場表現都明顯強于線下零售,而防疫放松后反轉,原因或包括邊際變化差異和貨幣政策。4)奢侈VS日常:奢侈消費受影響較小,而且更依賴于現場消費,放松后更受益。
中國20年疫情至防疫優化前,不同消費場景業績修復節奏,整體與美國對應。具體看,由于期間中國疫情管控程度更高,超市、餐飲表現更弱,出行娛樂修復程度更低。
防疫優化后,國內消費、交運短期受疫情沖擊,但受沖擊早的北京等地區已開始修復。另服務業前瞻指標招人計劃已在回升,酒店修復明顯。
放松后消費修復預期下,梳理A+H業績和市值修復情況;結合海外業績和市值修復經驗,以下機會值得關注:1)把握困境行業的市值修復機會:A股的影視、院線、H股的博彩等;2)把握市值修復落后于業績的未挖掘板塊:A股的鞋帽鐘表、公路快遞、超市零售、大眾食品、藥店,H股的紡織制造、大眾食品、零售、餐飲、軟飲料等;3)結合明年業績修復展望+預期-業績差較小的預期差,抓住高性價比的業績增長機會,如A股的醫院、軟飲料、零食、保健品、廣告,H股的綜合電商、乳品等。
最后需要強調,上述為針對其他地區歷史做的分析,未來有失效的風險,僅供參考。
風險提示:疫情變化超預期、疫情對經濟沖擊超預期、民眾消費恢復意愿低于預期、通脹超預期、美聯儲加息政策超預期、全球經濟衰退幅度超預期、中美博弈超預期、歷史經驗失效風險等。
正文